東京築地市場舊址大規模再開發啟動
- 2025-08-13
- 出處:健美家;
營運83年的築地市場舊址進行再開發
築地市場自1935年啟用,至2018年關閉為止,共營運了83年。該地原為公營批發市場,關閉後已完成上層建築的拆除工程,東京奧運與帕運期間,曾作為重要的物流據點,讓人記憶猶新。
這項名為「築地地區城市發展事業」的再開發計畫,總投資額高達約9,000億日圓,規模龐大。
根據東京都於6月2日公布的環境影響評估調查計畫書,整體工程將分為兩期進行:第一期工程預計於2026年度至2032年度間進行,第二期工程則將於2033年度至2038年度進行,並分別於2032年度及2038年度啟用。以下將根據該計畫書,說明此開發案的概要及目前所掌握的具體細節。
此次開發基地位於東京都中央區西南側,涵蓋築地5丁目與6丁目,即築地市場舊址。基地東側為晴海通,北側為新大橋通,而貫穿計畫地南北的道路「環二通」已於2022年通車。
最鄰近的車站是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的築地市場站。此外,東北側是東京Metro日比谷線的築地站,北側有東京Metro日比谷線與都營淺草線的東銀座站,西側是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與百合海鷗線的汐留站,東南側則可通往都營地下鐵大江戶線的勝鬨站。
該區域電車交通機能極為便利,亦可步行前往新橋站。計畫用地周邊環境多元,分布著辦公大樓、綜合醫療設施、政府機關、專用商業設施、住商混合大樓、教育文化設施、集合住宅、住宿與休閒設施,以及濱離宮恩賜庭園等地標設施。
本開發案的核心理念為「打造一座被水與綠意環繞,能迎接來自世界各地多元人群,並透過交流創造與傳遞新文化的基地。」為了實現這個理念,有以下三大發展方向。
1.打造象徵水岸東京的地景意象
- 在設計上展現東京臨水都市的特性,打造一處能從水路迎接訪客的象徵性地標,具有視覺衝擊與辨識度。
2.善用水域、綠意與歷史,以東京特有的魅力迎接世界各地的造訪者
- 結合東京灣、墨田川與陸路等多樣化交通動線,營造能以多元方式迎賓的空間。
- 活用水岸景觀與豐富綠意,設置促進人際交流的聚集空間,打造一座舒適宜人、令人想在其中散步的街區。
- 創造具有吸引力的公共空間,讓人在此體驗東京傳統與創新兼具的多元魅力。
3.成為一個促進多樣交流、創造新文化的開放平台
- 透過引進大型集客與交流機能設施,以及戶外廣場等公共空間,營造高度包容的環境,讓各類人群都能主動參與多元活動,彼此交會互動,進而
興建9棟具不同功能的建築設施
根據計畫書內容,本案將在約19公頃的基地上,開發總樓地板面積約126萬700平方公尺的空間。
預定興建的建築物包括以下9棟:「生命科學・商業複合棟」、「辦公與住宅複合棟」、「住宅棟」、「飯店A棟」、「飯店B棟」、「大型集客與交流設施」、「MICE・飯店・住宅複合棟」、「船運・劇場複合棟」、「辦公大樓棟」。
預計興建的建築物樓高從地上7層至46層不等,最高建築將達210公尺。其中「大型集客與交流設施」可容納約5萬人,預計將吸引世界級運動賽事與音樂演唱會進駐。
各棟設施皆規劃設置停車場,整個計畫地區將有約3,090個車位。此外,也將設置區域內部通道,並計畫於橫跨道路「環二通」的區段,設置地下通道以確保行人安全。
在基地內,將設置2至3樓高度的空中步道,以作為步行網絡,實現整體場域的「人車分離」設計。
行人專用空間的方針是,注重與築地場外市場、墨田川、築地川等周邊區域的連結性,打造能夠活絡整個地區氛圍的步行網絡。
此外,將於築地川沿岸新設船舶碼頭,配合不定期航班營運,滿足多樣化使用需求,並補足東京都預計於2029年度啟用的墨田川沿岸碼頭功能。此處也將與鄰近的陸路交通設施聯動,發展為水陸共構的交通樞紐。
在先進設施方面,將於「MICE・飯店・住宅複合棟」與「船運・劇場複合棟」之間,設置新一代空中移動載具「空中飛車」專用的垂直起降場,以提升與周邊觀光景點間的連接效率。此外,「MICE・飯店・住宅複合棟」頂樓也預定設置直升機停機坪。
這是一項極具規模的大型再開發計畫,預計2038年全面完工,不過,若在2026年度開始進行基礎工程,將於2027年動工興建「船運・劇場複合棟」,該設施預計於2029年率先完工。
其他設施如「生命科學・商業複合棟」、「辦公與住宅複合棟」、以及「飯店A棟」、「飯店B棟」等共7棟建物,將自2028年陸續開工,並於2032年完成。此後,自2033年起進行「辦公大樓棟」為主的第二期工程,計畫於2038年全面完工。
也就是說,多數主要設施將在2032年對外啟用,距離現在已不算遙遠。如今該地仍是一片廣大的空地,未來將如何華麗轉身,值得大家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