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日本
出處:信義房屋 2025-02-12
春分是晝夜等長的日子,也是長期冬眠的動物們紛紛睡醒開始活動,也是人們充滿幹勁的時期。「春分日」通常落在3月20日或21日,是個屬於感謝大自然,祝福春天的一天。
日本的春分其實就是台灣說的立春。春分這天幾乎晝夜同長,跟台灣一樣,日本春分前後氣象也多變,冷暖不定且不時下雨。日本也有一句俗語為「酷暑嚴寒到彼岸」意指冬天的嚴寒和夏天的酷暑過了春分和秋分就會變的緩和許多。
而「春分之日」是日本在1948年訂定的國定假日。為了「歌頌自然,憐愛眾生萬物」,而這天被認為是正式宣告春天到來的一天。而制定為國定假日之前,春分對日本人來說是「春彼岸」的日子,也就是掃墓節。同時也是「春季皇靈祭」。這天,天皇會在宮中舉行祭祀儀式,祭歷代天皇之靈。
由於「當太陽來到春分點(太陽直射地球赤道)的那天,晝夜等長」。因此,春分之日大約落在3月20日至3月21日的其中一天,每年都會不同。因此,每年2月1日內閣會議會根據國立天文台所製作的「日曆年表」來決定明年的「春分之日」。
掃墓(お墓参り)
在春分之日及其前後的「彼岸」期間,許多日本家庭會前往祖先的墓地進行掃墓,清理墓地、獻花,並供奉食物,以緬懷先人。
品嚐牡丹餅(ぼたもち)
春分之日的代表性食物就是牡丹餅(ぼたもち)。這是一種用糯米和紅豆餡製成的傳統點心。有趣的是,雖然春分和秋分的點心製作方式相同,但名稱不同:春分時稱為「牡丹餅」,因為此時牡丹花盛開;而秋分時則稱為「萩餅」(おはぎ),對應秋天的胡枝子花。內餡的紅豆人們相信紅有驅魔之效果,因此用來作為掃墓的供品,希望能夠驅除邪氣,若有機會在這段期間造訪日本的話,不妨可以嚐嚐看這傳統且樸實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