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各媒體對於日本信義的支持與報導,日本信義將秉持「信義立業,止於至善」的經營理念繼續為大家服務。
2022/01/26
這兩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出國旅遊幾乎成為不可能的事,哈日族無法前往消費,近一年趁著日圓疲軟貶值大幅換匯,以期出國解禁後,能有報復性旅遊的機會,一次花光手中的日圓,痛快買個過癮。除了哈日族外,投資人也喜歡操作「貨幣利差」大買便宜日圓。
另一個在疫情延燒年代卻逆勢成長的投資商品就是房地產。許多藝人像是利菁就是日本房產投資大戶,2.5億買下東京商辦和套房,疫情期間還是能靠著長租商辦進帳。台灣就有買方雖然無法出國,依然透過線上看屋購進房地產。
台灣買方視訊看屋就下單 東京大阪熱門區域
根據信義房屋統計,因東京奧運重大建設,以及通膨影響下,高資產顧客避險需求等利多,台灣買方2021年搶先進場,有超過7成以上的買方,光是視訊看屋,就出手下訂購買,相當驚人。
信義房屋日本事業部經理柳政億分析,2020年因為新冠肺炎疫情,世界各國都開始大量印製鈔票拚經濟,但也讓市場熱錢氾濫,為了退抗通膨資金紛紛流向相對低檔的不動產,「連日本人自己都出來買房子了」。
台灣投資者更看中東京的百年老線山手線,近來開通了新車站「高輪Gateway」,屬於東京的新玄關,到羽田機場僅需20分鐘,佔盡交通便利的優勢。另外大阪將舉辦2025年世界博覽會,周邊的經濟效益,包括鐵公路等交通建設和綜合度假村的開發計畫,也讓大阪成為投資者的熱門選擇區域。
日本透天厝稱「一戶建」 蠟筆小新家其實很多人買?
看過日本卡通的都知道,不管是蠟筆小新家、還是哆啦A夢大雄家,房子都是台灣常見的透天厝,不少台灣人到日本置產,都想要先詢問這種透天別墅。透過信義房屋資料顯示,近年台灣到日本買房成交近4000間房子中,只有不到一成是透天厝。
為什麼?柳政億分析,因為日本的透天厝都是木造的,很容易潮濕,隔音隔寒隔熱的效果都不好,再加上地小人稠,透天厝大多位於離車站較遠的地方,自住或許可以,但對於投資者來說,透天厝很難出租,不是很適合的投資物件。
台灣不會買的 到日本也不要買
柳政億也說,東京房價相對比台北平均房價便宜,但是生活習慣非常不同,在選擇物件上一定要注意兩件事:
#地點與生活機能好不好
不管在哪裡買房,大家一定都會考慮通風、採光、交通便利、生活機能等等條件,但因為日本和台灣的生活習慣和偏好不同,像東京新宿站周邊房價竟然比步行10分鐘以上的區域還便宜,「因為日本人不喜歡太吵雜繁華的區域」,柳政億分析。
#台灣不會挑的物件,日本也別買
不少投資客會指名要離車站近、屋齡不要太舊、越便宜越好的物件,有些指名旅遊勝地,像沖繩北海道之類的房子,柳政億都會舉例,如果在台北買房,你願意買暖暖嗎?在台灣你會選擇投資墾丁嗎?像這兩年疫情肆虐,買在旅遊地點的投資者連轉手都有困難。依他的經驗,同樣的預算最好還是買大樓,確保物件賣得掉租得出去,才符合台灣的生活習慣和經驗。
2022/01/18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日本在前(2020)年歷經疫情高峰後,隔年已回歸正常生活軌跡,房市呈現穩健上升,去年價量成長約1成。因東京奧運重大建設,以及通膨影響下,高資產顧客避險需求等利多,專家預估2022年日本房市價量續揚,也有台灣買方早看到趨勢,2021年搶進場,高達7成以上的買方即便僅視訊看屋,就出手購屋。
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統計,2021年東京都中古大廈平均每月交易件數超過1700件,也較2020年增加10%。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最新統計,東京都中古大廈每平方公尺的成交價格近兩年來上漲約15%,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何偉宏表示,「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2021年的成交件數達422件,是近六年來的新高,相較2020年成長幅度達46%。作為投資使用的佔60%,顯示投資人對於日本房市未來發展的信心,而透過視訊連線了解物件現況及簽約的運作與規範也已相當成熟,讓客戶即使在無法出國的情況下也可安心購買日本房產。」
信義房屋日本事業部經理柳政億觀察,近期服務的客戶中,就有高達7成的買方是透過視訊看屋,即便無法親臨現場,也願意出手,多數表達是看好日本房地產的未來性。
柳政億分析,去年以來,日本房市在兩大利多加持之下,已經開始出現一波新行情,推升主要城市如東京、大阪的房價走揚,預期今年成長動能續強勁。第一利多是通膨影響,他說,2020年以來,世界各國政府都因為要對抗疫情拚經濟而大量印鈔,量化寬鬆成為主流,讓市場熱錢氾濫,抗通膨議題近來在日本已明顯發酵,不少資金流向基期相對低檔的不動產,且日本人都開始出來買房子了,是市況由空轉多的重要跡象。
其次則為是重大公共建設。柳政億指出,日本近期的重大建設,除了眾所矚目的東京奧運各場館與選手村之外,還有發展更長期、影響更全面的「國家戰略特區」,主要目標是刺激區域發展,扮演經濟火車頭角色。
以東京都而言,百年老線山手線近來開通了新車站「高輪Gateway」,屬於東京的新玄關,到羽田機場僅需20分鐘,就是戰略特區的建設亮點之一,已開始帶動週邊開發。不但這類大型計畫接連啟動,各個小區的都市更新也陸續進行中。
至於主辦2025年世界博覽會的大阪,除了會展活動將帶來的經濟效益引人注目,包括鐵路、公路、船運等交通基礎建設與綜合渡假村(IR)等大規模開發計畫,以及不同面向的都市更新規畫已在近年內陸續展開,將大阪的都市機能再提升也更加國際化。
對台灣買方而言,柳政億說,高資產族群們做資產配置的前提,不是為了短期套利,而為了長期保本,因此對於地段、產品的要求都高,願意付的總價也更高。以信義日本近期服務的客戶為例,有大約一半的客戶都是「回頭客」,已經在日本買過房子了、再加碼投入,看中的就是日本房市的未來性。
2022/01/17
信義(9940)房產集團昨(17)日表示,旗下海外分公司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去年寫佳績,2021年的成交件數達422件,創近六年新高。專家認為,疫情後海外房市整體向上,對持續海外布局的房產集團,有加分作用。
信義表示,日本在前年歷經疫情高峰後,2021年已回歸正常生活軌跡,房市呈現穩健上升,去年價量成長約一成,台灣買方早看到趨勢,去年紛紛搶進場日本不動產。
信義昨日股價收34.45元,下跌0.25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何偉宏表示,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2021年的成交件數達422件,相較2020年成長幅度達46%。作為投資使用的占60%。
專家分析,投資人對於日本房市有信心,加上東京奧運重大建設、通膨、高資產顧客避險利多下,估2022年日本房市價量續揚。若交易案持續向上,對信義的營運也會有加分作用。
因東京奧運重大建設,以及通膨影響下,高資產顧客避險需求等利多,專家估2022年日本房市價量續揚,也有台灣買方早看到趨勢,去年搶進場,高達七成以上的買方即便僅視訊看屋,就出手購屋。
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統計,2021年東京都中古大廈平均每月交易件數超過1,700件,也較2020年增加10%。
信義房屋日本事業部經理柳政億觀察,近期服務的客戶中,多數表達是看好日本房地產的未來性。對台灣買方而言,高資產族群們做資產配置的前提,不是為了短期套利,而為了長期保本,以信義日本近期服務的客戶為例,有大約一半的客戶都是「回頭客」。
2022/01/17
信義(9940)房產集團昨(17)日表示,旗下海外分公司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去年寫佳績,2021年的成交件數達422件,創近六年新高。專家認為,疫情後海外房市整體向上,對持續海外布局的房產集團,有加分作用。
信義表示,日本在前年歷經疫情高峰後,2021年已回歸正常生活軌跡,房市呈現穩健上升,去年價量成長約一成,台灣買方早看到趨勢,去年紛紛搶進場日本不動產。
信義昨日股價收34.45元,下跌0.25元。
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何偉宏表示,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2021年的成交件數達422件,相較2020年成長幅度達46%。作為投資使用的占60%。
專家分析,投資人對於日本房市有信心,加上東京奧運重大建設、通膨、高資產顧客避險利多下,估2022年日本房市價量續揚。若交易案持續向上,對信義的營運也會有加分作用。
因東京奧運重大建設,以及通膨影響下,高資產顧客避險需求等利多,專家估2022年日本房市價量續揚,也有台灣買方早看到趨勢,去年搶進場,高達七成以上的買方即便僅視訊看屋,就出手購屋。
根據東日本不動產流通機構(東日本REINS)統計,2021年東京都中古大廈平均每月交易件數超過1,700件,也較2020年增加10%。
信義房屋日本事業部經理柳政億觀察,近期服務的客戶中,多數表達是看好日本房地產的未來性。對台灣買方而言,高資產族群們做資產配置的前提,不是為了短期套利,而為了長期保本,以信義日本近期服務的客戶為例,有大約一半的客戶都是「回頭客」。
2021/12/18
中國時報 作者為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何偉宏
對於在日本置產購屋這件事,以前客戶很常問,「到日本看屋和簽約好麻煩,可不可以直接在網站上看過物件資料就買?」而在新冠疫情發生後,無法像過去自由出國,也有人問說,「房子那麼貴,不能出國去現場看看怎麼行呢?」其實,在意是否需出國看屋是其次,關鍵在於「是否感到安心」。
又該如何定義「安心」呢?以日常買東西為例,十幾年前的大家應無法想像滑著手機、動動手指上網,就能比價、查詢商品口碑、然後輕鬆下單,但現在大家都已經習以為常,原因是市場機制與科技的發展成熟,不需再擔心網路購物會有風險讓人感到不安,取而代之的是高度的便利與效率,因此讓大眾的消費習慣產生了改變。
海外置產投資也是一樣,12年前信義房屋在東京成立第一個服務據點,開始為台灣客戶提供赴日購屋的諮詢與仲介服務,客戶透過台灣與日本兩地的團隊,跨越語言與國界的隔閡,直接了解日本房市現況趨勢、購屋流程、稅費規定與流通物件等資訊,赴日看屋與簽約時有日本在地服務同仁全程陪同與說明,後續的租賃管理則有專業團隊協助招租與代管,一體化的服務流程與令人放心的服務品質,使在日本購屋置產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
大環境快速變遷,日本信義在服務上也與時俱進,包括官網增加3D智能賞屋功能、與日本居家管理業者合作提供居家清潔打掃服務等,而2020年開始引進視訊看屋與簽約服務,在符合台日兩地法規的情況下,台灣的客戶利用手機或電腦連線,即可透過現場人員解說翻譯了解物件現況與周邊環境,提出申購並確認後則可利用視訊或安排代理人進行簽約。截至今年10月日本信義的成交件數已超越2020年全年,便是客戶肯定的實證。
與大家分享一個真實的故事,有對年輕夫婦今年5月聯絡我們,表示想在東京置產投資,當時正是台灣疫情趨嚴、進入三級警戒的時候,所以包括講解說明、看屋等程序都是透過視訊進行。這對客戶中意的是位於港區、可眺望東京灣景的塔式大樓物件,在台灣和東京兩地服務團隊的合作下,除視訊連線看樣品屋外,東京同仁還實際從車站步行到物件現場,讓客戶透過鏡頭了解行走路線與周邊環境,也了解即將完工的大樓現況,感覺更踏實與安心。
順利完成購屋程序後,今年7、8月份東京奧運期間,客戶夫婦在台灣家中看賽事轉播時經常看到彩虹大橋與奧運五環畫面,開心得傳訊息跟我們同仁分享,讓同仁們也感染了這份喜悅的心情。
2021/12/14
專訪台灣房產仲介巨擘信義房屋在日法人公司高層
跨越國境的動向受到新冠疫情影響而暫停,這兩年來日本政府對外國人設下入境禁令,為不動產的跨境交易現場帶來何種變化?在尚未爆發新冠疫情之前,來自東亞地區的個人投資人購買東京灣岸公寓大樓的舉動備受關注,其中又以台灣投資人受到高度矚目。本次將專訪台灣房產仲介巨擘信義集團的日本法人公司─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東京都澀谷區)社長何偉宏,共同來瞭解新冠疫情下的海外客戶動向。
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社長 何偉宏
「儘管不動產事業所處環境發生巨大變化,本公司仍會達成2021年度(1~12月)業績目標。原本計畫是營業額300億日圓、交易件數400件,截至11月為止,營業績效已達270億日圓、成交370件。而且也可看到12月的預期業績數字,所以我確定能達成年度目標。依交易別來看,住宅占85%,其餘則是以商辦大樓為中心的商用不動產。」
即便處於新冠疫情環境下,依舊有2個理由讓海外來客的業務型態站穩腳步,其一是IT視訊工具的活用。直到2020年為止,住在海外、想在日本購屋的客戶還不習慣視訊工具,隨著新冠疫情仍不見停歇,業界逐漸擴大採用以IT視訊進行重要事項說明的做法。台灣、香港、中國本土的顧客占整體交易量的40%。
再來是在日華僑旺盛的購屋需求。在日華僑的需求以自住為主,幾乎都不是作為投資。無論是東京都內的公寓大樓或獨棟住宅,需求者皆出現成長趨勢。
受到新冠疫情影響,在日華僑開始尋找格局寬敞的物件,連購屋地點也擴及到吉祥寺和三鷹等市郊;東京都內的獨棟住宅則鎖定城北地區的板橋區等。
日本政府已在2021年9月底解除緊急事態宣言,各行各業開始摸索回歸正常社會經濟,讓交易現場也更加忙碌。相較於仍處於緊急事態宣言時期的9月份,光是10月和11月的成交案即已成長3成。
「無論在新冠疫情前或疫情後,海外投資人的喜好未曾改變,依然選擇以東京都心為中心的1LDK(一房一廳)或2LDK(兩房一廳)的小坪數公寓大樓。不過,以當前的租賃市場來說,套房和1LDK較不容易找到租客,因此建議台灣等住在海外的投資人再增加一些購屋預算,選擇格局較為寬敞的物件。」
近年來,有不少海外投資人傾向購買全新公寓大樓,但因無法親自來日本看屋,使其轉向可上網看樣品屋的新建案。當然,銷售價格也不在話下。東京都心區域價格從2020年的5,000萬~7,000萬日圓的水準開始上揚,儘管在2021年,1LDK物件要價7,000萬日圓以上、2LDK高達1億日圓以上,房價仍比台灣和世界其他主要都市便宜,所以投資人購買時毫不猶豫。至於購屋者的屬性和新冠疫情前沒什麼不同,仍以中小企業經營者和公務員等為主。
「以2022年的業績目標來說,無論是營業額或交易件數,皆以高於2021年30%為指標。2022年的重點應該是關西地區,因此將以大阪據點為中心,包括兵庫和京都地區也會是重點。另一個話題則是本公司預計於4~5月在澀谷開設專為日本人提供房產仲介服務的專門店『SJ HOME』2號店。2019年1月在六本木開設的1號店經營已開始有盈餘獲利。」
海外客戶對於購屋的需求似乎並未因為新冠疫情而沉寂,何偉宏期待2022年日本政府能盡早解除外國人禁止入境的禁令。
如此一來,2022年的目標將可望更進一步大幅上揚。在跨國交易上看到發展的商機,信義房屋不動產株式會社提供台日之間不動產投資服務,從新冠疫情之前即有相當亮眼的表現,即便新冠疫情未見盡頭,仍可看到該公司對於市場上找不到可與之匹敵的競爭對手充滿自信,因此一旦進入解除鎖國政策的後疫情時期,將是該公司掌握飛躍成長的絕佳時機。該公司自2009年12月進軍日本至今已邁入12年,相較於來日當時,現在規模已成長10倍以上,是員工人數達110名的日本法人組織。
2022/04/20
2022/04/01
2022/01/21
2021/12/19
2021/05/26
2021/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