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不動產分析
出處:信義房屋 2025-02-13
聚焦日本銀行的金融政策
2025年共2次升息預測……
無法轉化為潛藏於國內外鷹派行動的原因 |
日本銀行在1月23日及24日的金融政策決定會議上,決定將政策利率調高至0.5%,是半年以來首次上調。去年3月結束以負利率政策為主的大規模金融寬鬆,7月將政策利率調升至0.25%。儘管未來住宅/不動產業界對升息抱持的警戒感升高,但究竟還會調升幾次呢?
去年7月升息時,國內外的經濟界及市場相關人士普遍認為日本全面轉變成升息體制,股價暴跌,美元兌日圓的匯率市場也轉為日圓升值。這點主因被認為是日本銀行在升息前,並未充分與市場對話的緣故,有鑑於此,今年1月升息前,日本銀行實施了各種形式的前置整備。具體而言,日本銀行副總裁及其他委員在相關各處的會議及演講場合上,不斷針對調升利率進行發言。
日本銀行在去年7月將政策利率的短期利率(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設為0.25%,這次則在半年後再次上調0.25%,設為0.5%。由於許多住宅/不動產公司皆背負巨額負債,市場普遍認為升息會造成業績惡化。多數不動產公司在低利率時期採用長期借貸的方式因應,但今後如果斷斷續續實施升息,就不能再掉以輕心,尤其需特別注意在未來開發事業上對資金籌措環境造成影響。
日本銀行金融決定會議在今年內還有7次,分別於3月、4月、6月、7月、9月、10月、12月。當然,即使沒有每次都考慮升息,但估計至少還會再調升政策利率一次。換句話說,升息速度將是最重要的主題,大多人認為下次升息會在9月,將調高0.25%到0.75%。也有人預估會在1月份的半年後,也就是7月升息,而今年也是選舉年,政治情勢可能會微妙地參雜其中。
雖已實施地方層級以市町村為單位的首長選舉,但從更大的層面來看,7月的參議院選舉、都議會選舉的政治活動即將來臨。
石破茂首相解散了衆議院,並於去年10月舉行選舉,卻遭逢重大失利。11月11日,石破茂首相在少數派政府的情況下展開第二次政權。由於自民黨和公明黨的執政黨派低於半數,面臨不得不與在野黨合作,否則無法通過預算及法案的窘境,因此在金融政策上應該也不想受到在野黨的干涉。
這是沒有在野黨協助就無法通過預算或成立法案的狀況,假設沒有得到在野黨協助,石破首相再次解散眾議院,則有可能出現眾參同時選舉的局面。在這種變化多端的政治環境下,正常來說,日本銀行也很難在金融政策上展現鷹派升息的姿態,因此希望避開政局混亂期將是優先的考量。
日本銀行升息時,另一個重視的應該是加薪動向。厚生勞動省統整的2024年實際工資,年度基準的負幅度較去年縮小。在春季勞資談判(春鬥)中,去年和前年實現高水準的加薪,2024年春鬥的加薪率睽違33年超過5%。今年的春鬥也預期會有3%以上高水準的加薪。春鬥反映出大型企業的動向,但問題在於中小企業究竟能加薪到什麼程度。由於中小企業的加薪狀況約在八月可以確認,如果日本銀行升息,可能會先確認其情勢如何再決定,如此一來,9月升息的說法將更加有力。
2025年的升息預測,包含9月在內,預估將有兩次。然而依照這個步調,2026年以後會升息嗎?專家並不這麼認為。外資證券的宏觀團隊是站在2025年二次升息後就不會升息的立場,他們認為在2026年底前,政策利率會維持在0.75%。不過,即使公司業績史上最高且持續加薪,加薪幅度仍未能超過物價上漲的幅度。雖然薪資與通膨估計會持續向上升高,但實際上卻跟不上通膨經濟的腳步。
由於日本銀行在過去的金融寬鬆政策中大量接受國債,利率上升將造成損失擴大,日本財政赤字也將膨漲。日本的財政赤字已超過1,100兆日圓,長期利率(10年期國債收益率)當前約為1.2%,但幾乎沒有人認為未來將會升到1.5%、2.0%。也就是說,如果實質利率要超過1%,則名目利率必須超過1%,但日本經濟的潛在成長率無法指望能像新興國家一樣,如果考量這點,長期利率似乎不太可能超過2%。實際上,日本在2000年以後未曾達到2%。在這樣的背景下,某些專家認為,2025年底長期利率將穩定維持在1.1%左右,與2024年底相同水準,並指出2026年可能會進一步下降至0.65%。
重返美國總統的川普政策,不久後似乎將影響日本銀行的金融政策,甫上任即引起全球震盪。如果全面提高關稅,很有可能會對日美的財政及金融政策產生重大影響。
在川普政權之前,美國的降息計畫預計在2025年降息4次、2026年4至5次,如今卻面臨中止的情況,降息次數預計將會大幅減少。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於1月29日決定維持政策利率不變,儘管日本銀行決定升息,但日美利差未如預期縮小,導致日圓仍無法脫離貶值狀態。
由於美國經濟比預期更為強勁,加上聯邦儲備系統(FRB)為了觀察川普政策而選擇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造成日圓難以形成升值的情勢。雖然川普政權被認為主張推薦美元貶值,但目前的走向與川普所期望的美元貶值並不一致,此情況可能也會影響以預估日圓升值為前提的日本利率預測。
不過,在美國2026年的GDP預測上,關稅政策及移民政策可能會拖垮經濟,而美國經濟惡化可能促使美元走貶。美國政權已於2月1日宣布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25%的關稅,對中國加徵10%的關稅,這將增加全球景氣衰退的風險。若景氣持續下滑,將對不動產市場產生影響,通膨預期下降,甚至也會對現金流帶來負面影響。若川普政策失敗造成經濟急速放緩,則日本銀行轉向鷹派升息政策的可能性並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