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圍擴大至日本橋的「廣域東京站」 再開發進入第三階段
- 2025-10-22
- 出處:日本經濟新聞
日本的玄關口─東京車站周邊的再開發進入新階段。三菱地所於6月份公開在車站北側興建中的複合大樓「Torch Tower」(東京,千代田區),高度達385公尺,將成為日本最高樓。緊鄰的日本橋方面,首都高速道路的地下化工程已於4月份正式動工,「日本橋一丁目中地區」的再開發也預定在2026年完工。「廣域東京站(Greater Tokyo Station)」的輪廓正逐步成形。
三菱地所TOKYO TORCH事業部部長上田寛表示:「位於東京車站日本橋口正前方,是大手町、丸之內、日本橋與八重洲的交會樞紐。」工程已達地下約30公尺的最深處。接下來,將花費約3年進行地上部分的施工,預計於2028年完工。
在61樓及屋頂將設置展望台,預估第1年來訪人數可達300萬至400萬人。地下1樓至地上6樓規劃為商業設施,規模與丸之內大廈及新丸之內大廈相當,同時也將設置演藝廳與溫浴設施。
鄰近「Torch Tower」的日本橋(東京、中央區)正同步推動首都高速道路的地下化工程,以及與之連動的5個大型再開發案。三井不動產與野村不動產將在日本橋正前方日本橋一丁目中地區興建超高層大樓,預計於2026年完工,以此為起點,後續各案將陸續在2030年代中期前後完成。
沿日本橋川規劃、寬約100公尺、長約1.2公里的親水空間,已命名為「日本橋River Walk」,是為強化區域的整體性所設計的親水空間與地下通道。
由東京建物公司等負責推動的八重洲一丁目北地區,將在地底直通東京車站,並透過地上層的空中步道與地下通道,與鄰近的日本橋一丁目1、2番地區相連。更進一步,該地區可藉由地下鐵日本橋站與日本橋一丁目中地區在地底相通,中地區與日本橋一丁目東地區也將以空中步道連結,以此提高回遊率。
一般社團法人「日本橋River Walk區域管理」業務執行理事七尾克久表示:「從東京車站步行數分鐘即可到達的地帶,將出現能讓人感受自然、天空與河流一體化的開放空間。日本橋、八重洲、常盤橋等車站東側區域一旦整合,將產生怎樣的整體價值,值得大家期待。」
明治大學名譽教授市川宏雄指出,此都市政策規劃「呼應了近年全球都市開發的潮流,亦即使高度成長期遭到破壞的景觀得以復甦,並在河岸創造出良好的生活環境」。
在東京車站西側與南側的大手町、丸之內與有樂町,合稱為「大丸有」,將以一體化方式持續推動辦公開發與區域經營。市川宏雄給予的評價是,該區「面向皇居,是世界屈指可數的優良商務中心」。
再開發事業的起點始於90年代。當時的背景是承租戶大量外移,這裡一度被稱為「丸之內的黃昏」。之後,小泉純一郎內閣引入「都市再生特別區」,透過放寬規範的方式來促進再開發。東京都也以容積率可移轉的制度給予支援。包括新丸之內大樓在內的多棟丸之內高層建築,便是運用了東京車站的容積率而誕生的。
大型再開發也正在東側的八重洲一帶展開。自2010年代中期以後,八重洲與京橋陸續運用都市再生特別地區的制度,進行多項高層建築計畫。到了2023年,位於八重洲口正面的「東京中城八重洲」已全面開幕。2020年代中期至2030年代,北側的常盤橋與日本橋地區的再開發將進入正式推動的階段,是繼西側的丸之內與東側的八重洲之後,成為東京車站周邊開發的第三階段。
以廣域概念來進行規畫的開發構想,並不限於東京車站。在澀谷,東急負責號稱為百年一次的澀谷再開發案,將澀谷車站半徑2.5公里圈稱為「廣域澀谷(Greater Shibuya)」,將原宿、表參道等區域也納入在內,以廣域範圍來強化顧客吸引力。
這種構想的背後,是區域之間的競爭。市川宏雄分析指出:「我們原本以為東京的重心將會移往品川車站一帶,因為品川車站靠近羽田機場、並且有磁浮中央新幹線計畫。但在磁浮中央新幹線延遲通車的期間,東京車站周邊開始領先超前。若僅靠丸之內,很難予以抗衡,但若把八重洲、日本橋也納入,情況就不同了。」他並進一步指出:「一旦(由JR東日本規劃的)羽田機場聯絡線開通,東京車站周邊的向心力將會更加增強。」
(撰稿:安部大至)